【哲行万里】潮起五四广场,薪火永续传承——探究红色文化资源教化作用机制

发布者:陈意萍发布时间:2025-03-19

(学生通讯员:禹亭含/摄影:岳艾嘉)为深入挖掘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探索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的教化作用,由冯盼慈、黄艺、禹亭含、岳艾嘉组成的社会实践团以青岛五四广场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创新实践”四维联动模式,开展了深度调研。团队结合理论研究与沉浸式的实地文化体验,为红色文化资源教化作用的探索提供青年方案。

图1山东省青岛市五四广场

理论筑基:以文献研究锚定调研方向

团队系统地梳理百年五四精神研究脉络,通过手工检索、网络资源检索等方式收集了关键词“五四精神”相关的文献并进行了文献梳理,为项目的合理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团队搜集了国家地方的相关文件,尤其是青岛市地方发布的相关内容文件,把这作为调研的背景与基础。团队认真学习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并对五四广场的深度意义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历史记忆——空间叙事——情感共鸣——行为转化”四维度的理论框架,这为后续的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2团队成员查找文献

多维调研:探究五四广场的实况

团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保留针对性问题,来到五四广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线上问卷与线下空间测绘、行为观测、深度访谈的方式直接和间接获得了五四广场作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挥教化作用的现状。此外为形成对比研究,团队对青岛其他的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化情况和影响力进行了调研,如鲁迅公园、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在实地调研烈士纪念馆以及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的人流量,并与附近其他景点横向对比后,发现这两个景点相较于其他地方,人流量少的问题极为突出。随后我们对所有访谈内容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得出结论,根据结论团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并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不断地进行细化和修改。

图3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   图4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

创新实践:打造“海风里的思政课”

团队根据调研结果和方案进行了宣传,使用线上+线下双重原创方式,不断扩大五四广场作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将其历史深度内涵和意义用现代科技的方式进行形式创新,使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更大地发挥教化作用,并取得了不错成效。

图5 图6鲁迅公园

潮涌胶州湾,薪火永相传。团队用青春智慧解构时空的教化密码,让五四精神的火种随着黄海浪潮奔涌不息。在未来,我们将会继续发挥新时代青年的作用,用科技与人文的双桨划出红色基因代际传承的崭新航迹。当青春脉搏与历史心跳同频共振,新时代的红色火炬必将照亮更远的征途!





学院新闻

    最新更新
    最热文章